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到『JEANSDA』的皮帶頭是採用古式的作法,但在那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現代的皮帶頭是怎麼做的。

首先,要先準備一台這種操作起來大聲又夠力的壓模機。


然後將電腦畫出來的皮帶頭構造做成壓模專用的模具。


倒入皮帶頭的原料。


按下機器的按鈕,轟隆一聲,一堆皮帶頭就像 棒賽 生蛋一樣的從後面的 腮康 輸出口掉出來惹,不用幾秒就一片,實在是又快又便宜又方便!

做~~~好~~~惹~~~ (驚)

連我都會,簡直就是「一分鐘做皮帶頭就上手」(無誤)
但是…… 這樣子的皮帶頭看起來真的有點無趣啊……(嘆)


來介紹一下日本的傳統作法吧,在早期沒有電腦或是鑄模機這種東東的時候,日本人都會用「木刻」的方式來製造鑄造品的模具。


要將木頭刻成非常精細的模型,這樣的功力可不是簡簡單單就學得會的,每一個木刻師傅從學徒到出師,起碼也要二十年以上,就算當上了師傅,像一些佛像或是寺廟用品的模型,對於資歷的標準又來得更高,所以每個木刻師傅所製作出來的模型,都是相當珍貴的。


木刻模型的特色在於弧形的圓潤感,雖然不可能像機器畫出來那樣的精準(每一個木型多少都會有點不同),但是在弧線的表現上卻能夠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溫潤感,不像機器做出來的模具線條那麼的鋒利。


木刻模型另一個特色是木頭並不像機器鑄造出來的模具那樣穩定,會隨著使用磨損、會因為溼度或溫度不同而膨脹收縮,以至同一個模具做出來的成品都會有些微的差異,讓商品更有獨特性


『JEANSDA』皮帶頭的傳統製程還不止這樣,使用現今已不常見的「砂模鑄造法」也是另一個讓皮帶頭更有味道的原因。


所謂的砂模鑄造法就是將模型埋入砂中後取出,使砂中出現模具形狀的空隙,再澆入溶融的金屬液使其成型。而『JEANSDA』皮帶頭用來鑄模的砂子也不是普通的砂子,而是必須要從某個特定山谷裡取出來的砂子才適合用製作我們的無鉛黃銅皮帶頭


砂子在堆模時還必須考慮當天的溫度濕度狀況去做微調,而這些都要靠著擁有多年經驗的鑄模師靠著弄砂時的手感來決定。


將砂子過篩後均勻的撒在木盒裡。


將木盒裡的砂子慢慢的壓出理想的密度。


放上模具後灑上白粉。


依照模具的形狀慢慢的挖出空隙來。


一些比較複雜的形狀,都必須要讓有十年經驗以上的師傅來處理,學徒們通常都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形狀,像這一款『JEANSDA』的皮帶頭,因為表面還有仿造磨損傷痕的設計,就必須要請這位已經做了二十幾年的師傅來做。


有弧度或是彎角的地方通常都要很仔細的處理。


不同的地方就要使用不同的工具,雞絲頭仔超級多的。


挖出形狀後還要以毛筆撥掉多餘的砂子。


經過1個小時後,終於完成一個砂模鑄造法的模型啦!(剛剛的機器只要1秒…XD)


接著就是小心的將無鉛黃銅的金屬液澆入好不容易挖出的空隙中。


這個步驟也要特別的注意,不然一個沒弄好,剛剛的那位大大可能就要砍人了……XD


待冷卻成型後,就可以看到我們家的皮帶頭出土了。


不過這樣還沒完,因為皮帶頭的表面還需要再處理過才能夠展現出日製真鍮漂亮的金屬色澤。


接著就要把皮帶頭丟入這台「滾滾樂」中,滾上個……8~10小時……XD(無誤)


滾滾樂的途中還要更換兩種不同的石頭才能將仿造磨損的傷痕處理的更為自然。


來看看處理前跟處理後的比較吧。


呼~~~ 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這顆皮帶頭真的有夠搞肛又得來不易呢?其實日本這樣使用木刻模型加上砂模鑄造的廠商大概只剩下兩三家了,原因不外乎職人的凋零與機器大量生產的價格優勢,所以市面上這樣子古式作法的皮帶頭不但難找,就連價格也都會是機器製皮帶頭的三倍以上

但這樣的皮帶頭外型不但具有手作的溫潤感,因為製程的關係,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跟『JEANSDA』的設計理念一樣!),還灌注了日本傳統職人的靈魂與堅持。